糖尿病,您需要多多关注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也是极其高的,达20%左右。也就是说,每5个老年人,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
那么,您对糖尿病知道多少呢?您知道老年人的糖尿病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呢?患有糖尿病之后,是不是就从此要与美食和水果告别呢?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您的困惑。
什么是糖尿病?就是身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了,多余的葡萄糖会由肾脏排出在尿液中,小便中便含有了“糖”,故名之“糖尿病”。那得了糖尿病会有哪些不舒服呢?当您有“口干、喝水多、小便多、看东西不清楚、手脚麻木或刺痛等”情况时,就要小心可能得了糖尿病,这时就应该立即到医院看内分泌科医生。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是悄悄出现的,在您有了前面那些不舒服的情况之前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您身体内的血糖已经高出正常水平。体检,每年的健康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呢?它会引起全身血管、神经及从头到脚的病变,包括我们常听说的脑卒中(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等,还会导致伤口愈合困难,容易发生感染,严重的还会出现糖尿病足甚至截肢。那糖尿病能不能治得好呢?由于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没有一劳永逸的根治办法,但是它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规范治疗,长期坚持,前面所说的那些病变,是可以延迟发生甚至不发生的。
怎么治疗糖尿病呢?首先,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规律饮食、规律活动(有氧运动)。怎么吃呢?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多了,总的原则就是:每餐吃个七至八分饱,多吃新鲜蔬菜,戒掉油炸、肥腻的饮食。饭后一小时走动走动。其次就是听医生的话,按时用药。第三,就是定期监测血糖、看医生。准备一个血糖仪,每周至少花一天的时间测指尖血糖,包括测早饭前、早饭后2小时、午饭后2小时、晚饭后2小时;每3-6个月看一次内分泌科医生,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并发症。在老年人中,身体各个器官在走向衰老,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比较达,需要严格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如果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昏、乏力等,立即测血糖,若没有血糖仪在身边,按低血糖处理——立即进食。如果进食后心慌等可缓解,就很可能是低血糖发生了。有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请尽快看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甜食,不能吃水果,每顿都只能吃一点点(吃不饱)吗?不是完全如此的,需看情况而定。在血糖还没控制平稳的时候,建议不吃含糖量高(升血糖快)的食物,建议暂时不加餐水果。但是也不能饿着肚子每顿只吃一点点,还没到下一餐的时候就饥肠辘辘,那样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在血糖控制平稳后,可适当吃水果,毕竟人体还是需要补充水果里的各种维生素的,而且吃水果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呢。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您对糖尿病已有所了解。关注健康,关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