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 遵医附院疼痛科教研室副主任
袁杰,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遵医附院疼痛科教研室副主任,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名医”,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切尔西威斯敏斯特医院,麻醉、疼痛医学和重症监护科访问学者。贵州省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疼痛学分会肌骨关节疼痛学组副组长。临床擅长:头面部疼痛、脊柱源性疼痛、肌骨关节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方向为:全身麻醉药物作用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
01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现在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电击样的一种剧烈性的疼痛。在患者说话、洗脸、刷牙的时候,有可能会诱发,疼痛的时间往往在秒或数分钟之内,呈周期性的发作,是颌面部头痛的常见病因。在民间被常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三叉神经痛常累及上、下颌的牙齿,病人往往首先就诊口腔科,由于诊断、治疗的不规范,常导致牙齿不可逆的治疗或拔除。三叉神经痛因为疼痛发作时十分剧烈,并且随病程的延长,疼痛发生频率增加,疼痛时间延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02
三叉神经发病主要是在人体的哪一
个部位发病,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叉神经是由人体特殊的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组成的混合型神经,感觉神经主要感知面部、口腔及额顶部的感觉,而运动神经主要支配咀嚼肌的运动。三叉神经分为第一支眼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根据2018年,《国际头痛障碍分类》第3版规定的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主要有三点,第一、反复发作的单侧面部疼痛,部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第二、疼痛具有以下所有特点:持续时间从1秒至2分钟左右;严重强度的疼痛;伴有电击、枪击、刺伤或尖锐刺激样疼痛;第三、由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无害刺激所诱发。触发性阵发性疼痛是三叉神经痛特有的特征,据文献报道,有91%到99%的病人都报告了这种症状。
03
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目前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尚不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学假说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由血管,有可能是动脉,有可能是静脉,近端压迫脑干附近的三叉神经感觉神经根所引起,这就是经典的微血管压迫学说。简单来说,就是三叉神经感觉根被周围的血管所压迫,而出现了异常的放电,导致患者出现面部的 自发的、电击样或针刺样的阵发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的终生患病率为0.16%到0.3%左右,而年发病率为4/10 万人到29/10 万人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比例大约为3:2,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到57岁,成人发病年龄常见为24到93岁。
04
三叉神经痛具有哪几种类型呢?
根据发病的原因,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原发性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病例的75%左右。无论是在磁共振检查还是在手术时,当发现三叉神经血管压迫并伴有疼痛同侧的形态学改变时,即可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有一种类型是继发性,大概占病例的15%左右,继发性是指可归因于一种可明确的潜在神经疾病,但是三叉神经血管压迫除外,这种原因多为已知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桥小脑角肿瘤、动静脉畸形及多发性硬化,以及我们科常见的带状疱疹感染等等。还有一种类型是特发性,特发性是指无法找到三叉神经痛的明显原因时,可诊断为特发性类型,大约占病例的10%左右。
05
如果患有三叉神经痛,应该如何进行
治疗呢?
目前,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被认为是控制三叉神经痛阵发性疼痛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显示90%的患者,在应用这些药物可以较为明显的控制疼痛。此外,也有临床研究证明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和抗抑郁药,在治疗以持续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病变方面,也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这类药物可与奥卡西平或卡马西平等钠离子通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临床。但是,抗惊厥药物往往会有并发症,包括头晕、复视、共济失调以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往往会导致患者提前退出治疗。
06
如果患者口服药物,但是出现了并发症,
这个时候应该怎样进行处理和治疗呢?
如果患者口服药物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并发症,往往就需要进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对于原发性或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可以做“经皮射频热凝术”:射频热凝术的原理是在局部,将射频针加温到70到75度左右,这个温度可导致三叉神经中传导痛觉的无髓纤维变性,而主导传导触觉的有髓粗纤维可耐受高温不发生变性,因此局部控制温度可以有选择的破坏痛觉纤维,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多支疼痛的三叉神经痛,比如像V1支、V2支都有疼痛的患者,我们还可以行经皮球囊压迫术,该技术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我们在半月神经节撑起一个微球囊,使用球囊的压迫,可选择性导致中、大型有髓鞘神经纤维的损伤,而有髓鞘和无髓鞘神经纤维免受损伤,可有效切断三叉神经传导通路,从而明显缓解疼痛。
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以我们科较常见的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为例,我们可以行“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通常我们将射频针的温度调节到42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频率、电压、电流持续时间、间歇期等,以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没有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此外,对于难治性的、顽固性的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我们还可以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临时电刺激手术植入术,根据我们的经验,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
07
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