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 副主任医师
张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产科临床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产科各级手术操作及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01
什么是胎动呢?
所谓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包括踢腿伸手等一系列的动作。
02
从什么时候开始,孕妈妈可以感觉到
胎动呢?
妊娠期间,孕妈妈多在20周左右开始感觉到胎动,但是有少数的情况下,可以在18周左右就开始感觉到胎动。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动逐渐增多、增强,至妊娠32-34周,这段时间达到一个高峰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胎动最活跃,而到达妊娠38周后,由于羊水等因素的影响,胎动可能会有逐渐减少这种现象。
03
孕妈妈为什么要数胎动,具有什么样的
作用呢?
胎动是诊断活胎的依据之一,同时它也是评估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因此孕妇正确的计数胎动,可以帮助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安全,此外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孕期未行常规产检的孕妇,我们还可以根据胎动出现的时间,粗略的估算预产期等。
04
孕妈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数胎动呢?
计数胎动是孕妇自我评价胎儿宫内情况的有效方法,具有经济实惠、简单易行的特点。妊娠28周后,胎动开始越来越有规律,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建议孕妈妈妊娠28周开始计数胎动。
05
计数胎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胎动的数量是多少算正常呢?
目前计数胎动的方法主要有2种:方法一就是计数固定时间内的胎动次数。也就是说孕妇每天分别在早上、中午及晚上自选比较方便而相对固定的时间,各计数1个小时的胎动次数,3次计数的胎动总数乘以4,即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若12小时的胎动大于等于30次,就为正常。第二种计数方法,也就是说,要求孕妇每天进行一次胎动计数,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一般来说,孕妇在胎动较频繁的时间段进行计数。若2小时内的胎动大于等于10次,则为胎动正常。目前,很多医院都在采用第二种方法,也有部分医院一直沿用方法一。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正确的计数,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06
准妈妈在技术胎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些什么呢?
计数胎动时应注意:第一、胎儿连续运动只能算一次,间歇后再次出现胎动算另外一次。健康的胎儿有睡眠周期,一般持续20-40分钟,睡眠时胎动消失,因此计数胎动时应避开胎儿的睡眠周期;正常健康胎儿的“睡眠”周期,很少超过一个半小时,否则应视为病理情况。第三、胎动早晨相对来说比较少,中午以后逐渐的增多,下午和夜间较为活跃。
07
什么是胎动减少,如果准妈妈发现胎动
减少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所谓胎动减少,是指妊娠28周以后,每天计数一次胎动,若两小时内的胎动小于10次或胎动减少50%,则视为胎动减少。或者孕妇每天分别在早上、中午或者晚上,选方便的时间,计数1个小时的胎动,3次计数的胎动总和乘以4,即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若12小时的胎动小于10次或每小时的胎动小于3次,则胎动减少。胎动减少是胎儿缺氧的重要表现之一,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胎动减少24小时后,可出现胎动的消失,而胎动消失24小时后,又可以出现胎儿死亡。因此,当孕妇感觉胎动减少或消失时,切勿盲目等待,建议立即就医,以免延误胎儿的最佳抢救时机。
08
什么是胎动过多呢,如果发现胎动过多
需要就医吗?
对于胎动过多,目前来说没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胎动过多可能是胎儿缺氧初期的表现,随着缺氧的加重,可出现胎动减少甚至胎动消失。虽有文献报道,单纯的胎动频繁不属于胎动异常,但也有文献认为胎动过频若不得到及时纠正,则可能导致胎死宫内。从个人的临床经验出发,我认为胎动过频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在我的工作中,遇到2例胎动过频的病人。其中一例,因胎动过频持续的时间较久,终止妊娠后新生儿出现严重缺氧的表现;而一例胎动过频的,就是因为就诊比较及时,新生儿出生后只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因此对于胎动过频的病人,我们是要应该引起重视的。
09
影响胎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胎动是胎儿在宫内安危状况及行为状态的外在表现。凡能影响其安危及行为的因素均可影响胎动。首先缺氧,胎儿缺氧早期或急性缺氧的时候,可表现为胎动过频;随着缺氧的加重或持续时间的延长,则可出现胎动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能够导致缺氧的母体疾病、胎儿异常,以及妊娠期的一些并发症和合并症,都可能引起胎动减少。另外,孕妇饥饿,或者是吸烟、应用一些镇静、麻醉或解痉的药物,也可以引起胎动的减少。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Rh溶血的病人、胎儿畸形等也可以出现胎动的减少。另外母体患有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或者是妊娠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的时候,也可以引起胎动的异常。对于强光、强的声音刺激、母体发热、运动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胎动增多,或者是增强。另外,胎动计数,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受到母亲的性格,以及对胎动的敏感程度、工作性质、孕妇腹壁的厚度、胎盘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胎动的计数,个体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