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病迅猛、危害巨大,而影像检查,比如CT、磁共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就像一位忠诚可靠的“侦察兵”,在关键时刻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今天就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两种影像技术在卒中诊断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戴辉
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胶质瘤西南专科联盟理事会理事,遵义医科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遵医附院医学影像科MRI、头颈组组长。荣获2024年CCR“群英会”影像专业知识及案例分析全国大赛第一名。从事放射诊断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参编《中华影像医学》、《感染与炎症放射学》、《医学影像学实验教程》等多部医学专著。
什么是脑卒中呢?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即出血性脑卒中。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供应脑组织引起缺血,即缺血性脑卒中。
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它不仅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更是我国居民致残的首要病因。为应对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我国先后启动"百万减残工程"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通过构建卒中中心网络、优化急救体系等创新举措,全力守护百姓的生命安全。
卒中的症状有哪些呢?
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偏侧肢体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说话含糊不清、站立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进而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邻居王大爷晨练时突然说不出话,李奶奶吃饭时筷子突然掉地、半边脸歪斜,这都是典型中风信号。
为何需要影像技术争分夺秒地介入卒中诊疗呢?
脑卒中发生后,在4.5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取栓治疗等在内的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部分患者病情可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脑卒中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溶栓治疗耽误1分钟,大脑可能会损失190万个神经元,所以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溶栓还是取栓等治疗方案又是依靠什么迅速决定的呢?就是依靠规范化的影像技术进行准确判断。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前先看热成像图——必须快速确定是堵还是漏,才能精准救援!
CT和MRI这两种影像技术在卒中诊断中如何发挥作用?
急诊影像检查中,CT和MRI各有所长,常常需要相互配合更准确完成诊断。CT扫描的特点是快捷,可在1分钟内完成全脑扫描,即使昏迷患者也能快速完成。CT扫描是争分夺秒的"先遣队",脑出血病灶在CT上呈高密度,如同白炽灯般高亮醒目。
MRI更像明察秋毫的"侦察兵",能精准捕捉脑卒中发病30分钟内的缺血病灶,而CT一般需要6个小时以上。MRI无颅底骨伪影干扰,对CT难以发现的脑干、小脑缺血病灶更敏感。但MRI扫描时间长,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患者一般先做CT平扫,快速排除脑出血或其它非脑卒中病变后,再做MRI检查,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评估。
推行"一站式影像检查",对卒中救治有何意义?
这就好比把分散的侦查任务整合成"作战地图"!2023年《脑血管病影像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指南中就提出了一站式CT模式”、一站式MRI模式以及CT/MRI混合模式。
一站式CT模式是脑卒中首选检查模式,CT平扫5秒排除出血后,立即完成CT血管造影(CTA),3D重建找到责任血管“堵点”,进一步CT灌注成像(CTP):区分彻底坏死的核心区和缺血的半暗带,缺血半暗带就是可挽救脑区,一站式CT模式扫描下来,只需要5-15分钟。这些检查如同战地侦察机,迅速为医生提供三重情报:哪里堵了?能救多少?怎么救最安全?
一站式MRI模式,一般用于更复杂病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能锁定30分钟内的急性脑梗死;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能发现微小出血灶;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MI):可以评估血管壁斑块稳定性,识别随时可能破裂的"血管炸弹" 。
防治卒中中心CTA明确大血管闭塞后,如无救治条件,尽快向上一级卒中中心转诊;如无CTA扫描条件,必须至少完成CT平扫并排除脑出血或其他非脑卒中病变后,尽快向上一级卒中中心转诊。
救治成功后,影像技术在脑卒中康复阶段还起什么作用?
MRI(磁共振成像)在卒中康复治疗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MRI可以精确地显示脑部结构,帮助医生评估卒中后的脑损伤程度和范围。
2)在康复阶段,MRI可以评估卒中后大脑的重新布线,指导康复治疗,以实现最优化的功能恢复。
3) 定期复查MRI和血管成像MRA,相当于给脑血管安装"行车记录仪"防二次中风。
影像技术如何帮助我们预防卒中?
早期发现脑卒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脑部疾病的早期阶段,许多病变往往悄无声息,难以通过常规检查发现。而影像检查却如同一位敏锐的侦探,能够在病变初露端倪时便捕捉到其蛛丝马迹。医学影像技术作为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在早期发现病变,为临床决策提供关键信息。所以我们在常规体检中可以考虑:
1)40岁以上建议做颈动脉超声、脑血管MRA,无创检查血管斑块。
2)记住脑卒中的FAST口诀——脸歪(Face)手无力(Arm)说话含糊(Speech)快打120(Time),尽快完成CT检查。
来源:遵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