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院在医教研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院的经济体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已经通过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院级重点学科评审工作已经启动,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但与国内同类医学院校相比,医院的学科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缺乏国内公认的一流学科及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省内一流学科及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也相对不足,缺乏对科主任较为完善的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考核指标,学科竞争优势还不突出,学科布局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学科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强化,学科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国家的卫生行政政策或规划将发生重大变化,“三级甲等”医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是我院能否成功转型的极其关键时期,加强学科建设的发展已成为我院“十二五”期间重中之重的工作,由此,特制定《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以促进我院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成功转型和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学科发展实际出发,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巩固和完善优势学科方向。积极开展以高新技术为龙头,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带动我院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重视基础学科在临床学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加强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及学科系统性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培育学科领军人物。强化学科管理,重视学科考核。
二、总体建设目标
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紧密结合临床的实际需要,凝聚和培养更多的在国内有影响力、省内一流的医教研学术团队,配套并完善学科建设等所需要的各项工作条件。经过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能够较好地适应国家的卫生行政改革的政策和规划,由目前的以普遍疾病为主的医院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对部分疑难疾病具有特色治疗(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转型,以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
1、完善和强化科学的学科建设体系;
2、注重学科内涵的发展,着力凝练学科方向,鼓励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尤其是鼓励积极开展III类医疗技术的新兴学科;
3、加速建设重点学科及优势特色学科;
4、通过学科建设,为医院健康良好的转型保驾护航。
三、具体建设任务和目标
“十二五”期间医院将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或引进工作,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完善学科梯队建设,完善学科平台建设及凝练学科建设团队,使我院学科建设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以适应国家的卫生行政改革的政策和规划的需要,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转型保驾护航。
1、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建设任务: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医院将遴选10位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10位40岁以下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其中6位优秀学科带头人和6位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研究方向必须涉及卫生部公布的III类医疗技术,并重点向医院即将III类医疗技术倾斜。
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应逐步造就10位国内有影响力,省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和全国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省级学会主任委员。
2、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完善学科梯队建设
师资队伍及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建设任务: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将严格审察和指导各专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其发展计划敦促各专科完善学科梯队建设,使梯队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更加合理。除了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员外,还应加强医疗骨干和具有特色诊疗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重点针对转型后的高精尖诊疗技术的医疗骨干培养。“十二五”期间拟送出30-50人进行有针对性培养。
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应培
3、完善学科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平台,从医院政策层面上将加强学科建设工作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并配合相应政策,为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提供"软","硬"件方面的保障,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谨防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依托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加大对开展III类医疗技术相关的实验和临床技术平台的投入。
建设目标:在全院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力争“十二五”期间我院“基因诊疗技术”和“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获卫生部准入并在我院积极有效的开展。
4、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建设团队:
凝练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总体发展要求的学科研究方向,构建多学科组合的创新团队是考察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我院将引导各学科和专科凝练有发展潜力的,符合医院总体发展方向的系列研究方向,尤其是与III类医疗技术和与高精尖临床诊疗技术有关的研究方向(需要医务处修改和补充)。重点学科需要凝练二至三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凝练要兼顾医院总体发展方向和科室原有的优势和特色。鼓励研究人员之间,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积极引导多学科相似研究方向的组合和申报创新团队,为申报高层次科技成果奠定基础。
建设目标:在现有麻醉与器官保护、消化系统疾病防治、肿瘤基础与临床、心血管疾病防治、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和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等方向的基础上再凝练出2—3个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组合研究团队。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1-2个贵州省创新团队,获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科研成果1-2项。
5、重视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建设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医务人员重视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凝练和申报。建立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及研究生科研和临床论文原始资料确认(早期检查确认和毕业论文撰写前确认,实验室负责人和导师负责确认)制度和抽查制度,制定研究生毕业论文导师与研究生无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严防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建设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获得各级教学成果的数量在“十一”基础上有所提升。无影响医院声誉的学术不端行为出现。
四、“十二五”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将把加强学科建设列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1、医院成立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全面将医教研的各项指标与学科建设挂钩;
2、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将每年划拨500万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我院学科建设的发展。
3、参照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评选标准及资助额度评选和资助医院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
4、评选我院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加大对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的投入;
5、医务处、人事处、科研部、临床学院联合制定以加强我院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科主任、正高、副高及中级职称人员的考核制度,并与学科带头人建立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学科建设放在政策层面上全面推进;
6、党办、宣传科将2011年作为我院学科建设年大力宣传,使学科建设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全院参与学科建设的氛围。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