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魏在荣教授荣获“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称号
2016年12月3日,由清华大学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发起的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大会以“健康促进与全民健康覆盖”为主题,要实现全民覆盖,离不开对全面健康意识的唤醒和基本健康知识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健康传播事业乃至全球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柳斌杰、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长毛群安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医药卫生界、新闻传播界的领导、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了大会。
本次大会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委王立祥教授,我院美容系副主任、整形外科科主任、贵州省美容整形医院副院长魏在荣教授等38位医务人员颁发了“2016年中国健康传播大使奖”,以表彰他们为中国健康传播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我院整形外科科主任魏在荣教授带领科室团队定期开展微笑公益活动、大拇指工程,免费救助唇腭裂、手部先天畸形患者,让他们重拾微笑与自信、拥有美好未来。同时,魏在荣教授带领科室团队借助当今信息发达的网络及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学术科普宣教推广,针对整形烧伤的基础问题,为广大市民进行学术科普教育。魏在荣教授表示,健康传播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包括医学、社会、生活等知识,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宣传医学常识、宣传良好生活方式及健康生活态度,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大会现场,刘斌杰院长致辞
魏在荣教授荣获“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称号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由国内资深整形美容专家高景恒教授(《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主编)于1969年创建,并担任科室主任,直到1983年调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之后,烧伤整形科于1999年成为硕士授予学科,2010年成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遵义医学院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成为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2013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魏在荣教授目前担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主任,贵州省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遵义医学院美容系副主任,是贵州省第九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他长期致力于整形烧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创面修复、畸形整形、瘢痕整形、体表肿瘤的修复重建、脂肪移植等,特别是对皮瓣/穿支皮瓣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穿支血管进行了分级、对皮瓣内血供进行了分类、同时对皮瓣进行了分类与命名;创新设计切取了20多类皮瓣,扩大了皮瓣的切取范围,对特殊部位(足底、足跟、手掌等)的功能性重建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皮瓣的感觉功能重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股前外侧皮瓣设计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穿支皮瓣供区选择原则》专家共识。魏在荣教授还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篇,其中SCI收录2篇、北图核心70篇,主编专著《手足部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副主编《显微外科实例图谱-穿支皮瓣》、参编专著《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学》。
魏在荣教授还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科普顾问、贵州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西部手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瘢痕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常务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编委、《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遵义医学院学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