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你们辛苦了!
我汇报一下我院100名伤员的转运和救治情况。
5月20号上午10点钟接到贵州省卫生厅的通知,要到灾区四川德阳市转运病人,我院反应迅速,在1小时内组织了由胸心外科、骨科、脑外科、普外科和心内科、血液透析、重症监护等经验丰富的专家12名以及高年资的护士一共22名的精干救援队,同时准备了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氧气袋及充足的急救药品同车随行。很多队员安排好单位的工作后,来不及回家更换衣物和告别亲人就启程奔赴四川灾区。
想到灾区的苦难同胞,一路上大家心情沉重而焦急,但是一想到是去转运伤员,大伙的斗志昂扬、情绪高涨,恨不能一下子飞到灾区,所以,路过重庆、成都均未下车休息,吃着干粮充饥,直到深夜12点才到达德阳市的一个寺庙,凌晨2点种的吃了稀饭后在帐篷简单住下。天下着大雨,三顶帐篷的被子均被浸湿,许多队员的衣服也被打湿,冷得发抖,但想到这是一项光荣的转运任务,吃多大的苦也是值得的,但所有队员没发一句牢骚、没有一句怨言。
因为我们是德阳市首批向外省转运伤员,具体的流程当地有关部门也不太熟练,所以21号天一亮,我们就去火车站和德阳市的应急办、指挥部及卫生部门商量转运方案和具体的程序。还去重灾区绵竹市的汉旺镇了解灾情和医疗救治情况。本来是定在下午3点开始搬运伤员上车,还以为中午能吃上热菜热饭,殊不知指挥部突然通知提前1小时开始上车,所以也没能安顿下来吃午饭。
下午2点,紧张的伤员搬运和转运任务开始了,卫生厅临时成立伤员病情评估专家组,我任组长,从不同救治站运来的几十车近300名伤员都要经过检查评估并指导担架队如何搬运。连续奋战4个小时,直到下午6点才把288名伤员搬运到火车上,支援四川的郑州专列于下午6点出发开往贵州。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和贵州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转运到贵州的288名伤员,分配给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00名,省人民医院76名,贵医附院69名,解放军44医院43名。按车厢分配,我院的22名队员负责5个车厢的100名伤员。
四家医院中,我院接收伤员的数量最多,病情也重,100名中,具有多发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截瘫、截肢等重症80多名,70岁以上的高龄伤员23名,80岁以上的就有7名,最小年龄仅8个月。火车还有1例血压不稳、1例肺功能不全、2例高热超过39度的危重病人。22名医疗队员要在车上救治好、护理好这一百伤员,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的心血,无论从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我们的队员各个都是好样的,队员们发扬了不怕吃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对所有伤员都经过详细的检查,摸清病情,写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而且要填写很多交接的表格和数据,按照专科特点对伤员初分床位,逐一粘贴床位标识,几乎通宵未睡,圆满完成了转运任务。回来后,很多队员又继续投入到伤员的救治工作中,我本人工作到22日晚10点种,连续工作长达30多个小时。我认为,这22名医疗救援队员也是英雄!
100名伤员能够顺利、安全转移到我院,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医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全院各科室和职工的通力合作!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更艰难、更复杂的工作是伤员在院内的治疗和康复。我院每天的住院病人1400名、门诊2000名以上,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抽调了大量的精兵强将,在伤员进院的当天,完成了全部伤员的病历书写、伤口换药, 24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的血液化验、心电图检查及X光照片,每天下午3点由牛院长、毕书记亲自召集各病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碰头会,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梳理,星期六星期天均不间断。特别是病区负责人、护士长、骨科、整形科的科主任、副主任和部分专科医师每天都工作得很晚,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来病房加班诊治病人。100例伤员中,危重的经过抢救和精心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当天突发阑尾炎的伤员作了急诊手术,恢复良好。目前,按照“恢复快、救生命、保功能”的原则对所有的伤员已经定出了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共有44台择期手术,近30例需要皮牵引、外固定支架或石膏固定,有22个压疮病人需要治疗和护理,16例感染病人需要每天大换药。我们将在10天内完成所有的一期手术。昨日已作了5台,今天要作11台手术。请麻醉科、手术室大力支持!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的任务重,时间紧,但救治好这100名伤员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卫生厅、遵义市卫生局交给我院的光荣任务,是各级领导以及遵义人民对我们全院职工的信任,是灾区人民的重托,我们怀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感,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带着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克服一切困难,众志成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坚决地圆满地完成这次医疗救治的光荣任务。
谢谢大家!
200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