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教书育人
———记曹云涛教授为评建无私奉献的事迹
一、敬业乐业、严谨治学
曹云涛老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儿科学临床带教工作和课堂教学,主要教学对象是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他常说:作为教师,育人第一;作为医师,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附属医院的教职员,具有双重身份和责任。要搞好临床教学,教师必须有爱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患者真正的关心和体贴,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动治病救人的崇高和神圣,使学生热爱医学事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通过参与救治病人的过程获得成就感。教师在仁爱医学知识时,对教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提炼精髓,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评议和方式表达出来,作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教训,在诊疗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正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曹老师用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把自己从事的事业看成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业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20多年中,他注重总结和掌握儿科学临床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治学态度严谨,教学过程中严肃认真,根据高校教育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求,他除了对课程整体要求潜心把握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充实教学内容。跟踪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力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既有横向涉猎,又有纵向深入。比如对某个疾病的讲解,强调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理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除了掌握牢固的典型表现外,更多是熟悉疾病表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多深入临床,多接触病人才能积累经验。他常利用下班后的的休息时间或者周末给学生开小灶,对他们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培训。无论多么劳累,对学生的存疑总是仔细解答,或手把手示教,展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任劳任怨,为评建奔忙
曹云涛老师始终把工作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学院从2004年开展评建工作以来,他与儿科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起,认真准备各项评估资料,为保证质量,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特别是与评建密切相关的出题、考试和改卷,曹老师为了做到统一规范、心中有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亲自改卷并对每份试卷进行认真复查。为培训学生,曹老师常常是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对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和病历忆写等临床技能的强化培训。
三、师德垂范、教书育人
曹云涛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职责。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其高尚的品德和师德修养。
他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改变以“灌输”、“注入”为主的传统方法,引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医学专业课的特点,采用“解疑、精讲、操练、自学”的教学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他利用多种形式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言传身教,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实习同学说明评建工作是教育部为促进我国本科水平提高的一项管理机构举措,现在虽然辛苦,但获利最多的是学生自己。他还用身边真实的事例说服学生,避免空洞、虚假,使学生在科室的工作更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曹云涛老师以其高尚的师德修养,高度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学院评建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儿科教研室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